已經45 歲的盧卡斯葛洛佛東山再起,多年未見的米耶格斯重新拿下冠軍,都與一款有著獨特的科學概念與設計的推桿有關,這就是亞當史考特最喜愛的L.A.B. Golf 推桿。
L.A.B. GOLF
OZ.1
參考亞當史考特的發想,從熱愛的跑車尾部,與史上最經典的錘頭型推桿的正面,加上研發團隊跳脫框架做出更多大膽創新。經過無數次原型測試與設計調整後,最終誕生的就是OZ.1 推桿,不僅保留了靈感來源的美感,更將L.A.B. Golf 的技術與創意完美結合其中。
▲由史考特參與設計
以獨特躺角平衡設計
解決球友的推桿問題
山姆韓(Sam Hahn)原本活躍於音樂與娛樂界,但因為熱愛高爾夫而對推桿產生濃厚興趣,經常嘗試各種桿頭和握把的組合。之後成立了L.A.B. Golf,L.A.B. 名稱是躺角平衡(Lie Angle Balance)的縮寫。這項技術的主要特色在於能讓推桿桿面在整個揮桿過程中,能自然保持與揮桿圓弧一致,而不需要球員刻意去維持或調整。
L.A.B. Golf 推桿在瞄球時,桿頭前後左右都要能呈現平衡,能避免桿面因桿頭移動時的慣性而產生偏差,也就是能自然地保持方正。要做到這一點,需要有精確的桿頸位置與配重設計,從桿頭、桿身到握把,每一個細節都必須經過手工仔細調校,每支L.A.B. Golf 的推桿都須由專業工匠來進行製作。
L.A.B. Golf 近年來的成功,也得益於與高科技桿身製造商TPT Golf 的合作。TPT 的獨特製造工藝確保了每支桿身的一致性,這對於實現桿頸平衡至關重要,不僅提升了產品的穩定性與手感,也讓推桿的表現達到全新高度。
▲熱愛高爾夫的山姆韓因為這種躺角平衡設計使推桿大幅進步,因而成立了LAB Golf。
▲44 歲大復活的魯卡斯葛洛佛,採用L.A.B. Golf 的加長型推桿重新找回巔峰。
▲幾乎消失在美巡賽的米耶格斯睽違9年再度獲勝,據說是聽了史考特的建議改用L.A.B. Golf 推桿。
▲過去愛用加長型推桿的澳洲名將亞當史考特,是最早開始使用L.A.B.Golf 推桿的世界名將。
▲Will Zalatoris 也加入使用L.A.B. Golf 的行列。